(资料图)
高维
最近,黑龙江某地“城管人员铲除商户门上贴字广告”一事引发关注。7月1日下午,当地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,一家店一个牌匾,门上的字属于是单独标语,宣传了店内经营的一些项目,是不被允许的。7月2日,当地宣传部官方通报中称:与初衷背道而驰。
从撕走沿街商户的春联,到撤走孩子写作业的书桌,再到铲掉玻璃门上的红字,仅是今年以来,以整治市容之名、行扰民之实的闹剧就有多起。稍加留意不难发现,其剧情也大抵相似:事件争议—官方回应—争议未平—再次回应。这正是其中的耐人寻味之处,官方说辞前后不一致,甚至自相矛盾,到底是认识问题不能“一步到位”,还是给舆情应对“留有余地”的策略使然?
视频显示,当工作人员清除红字时,一名女子称,“管点有用的吧,这玩意儿有啥用啊。”这句“灵魂吐槽”,可谓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。玻璃门上的贴字广告一来不占用空间,二来方便顾客获取经营信息,到底是哪里有碍观瞻了呢?也许是自知理亏,视频中的城管态度还算温和,甚至有些卑微和无奈:“你应该理解理解我们,门上粘这东西,人家创文办下来检查,直接就扣我们分。”
以此来细看官方通报,核心关注点似乎并未明确。通报中称,此次事件是在全区落实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日常考核评价机制,因对城管部门进行量化打分引发的。问题是,这个评价机制又是谁定的?商户到底有没有违反“一店一牌匾”?与其说此事“与常态化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”,毋宁说与以民为本的初衷背道而驰。毕竟“量化打分”只是一种手段,用好了也是惠民之举。
为了创建文明城市,各类奇葩规定层出不穷,归根到底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:一方面,评选全国文明城市,本来是为了提高市民幸福指数、共享发展成果,但正因其综合指数高、含金量高,有人将其视为积累升迁资本的利器;另一方面,精神文明提升不可一蹴而就,在所谓的市容整治上下功夫,似乎更简单直接,但在这样的利益逻辑下,店铺招牌丑得整整齐齐、共享单车一夜“消失”这类咄咄坏事,也就在所难免。殊不知,在中央文明办颁布的2021年新版《全国文明城市(地级以上)测评体系》中,市民评价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重,如对比旧版标准,群众对本市城信建设的满意度由85%升至90%,创城群众满意度由90%升至95%,已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。
“城,所以盛民也。”老百姓真正需要的,不是用力过猛的“无微而至”,而是实实在在的“无事不扰”。以不文明的方式来创建文明,惹得鸡飞狗跳、怨声一片,无疑是徒有其表、本末倒置。而更为可怕的是,对面子工程之弊不能自觉,对形式主义之疾不能自省,这样的“习惯成自然”,是需要警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。
标签: